近日,三菱化学集团(MCG Group)宣布,公司已获得意大利著名的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汽车零部件供应商CPC SRL (CPC)的全部所有权,该交易有待监管部门的批准,预计将于2023年底完成。
早在2017年,三菱化学公司就发表声明称,其德国子公司Mitsubishi Chemical Carbon Fibre以及Composites GmbH获得了CPC SRL 44%的股份。
CPC SRL拥有包括零部件设计和仿真、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和模具设计和制造、涂装复合材料和子部件组装等一系列专长技术。
通过收购,三菱化学可以利用CPC在美国和欧洲汽车市场的分销网络以及专有技术,加速公司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如板材成型化合物(CF-SMC)和预浸料压缩成型(PCM)。同时双方将承诺进一步合作开发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包括生物基和再生碳纤维中间材料。
图片来源:三菱化学官网
日本三菱化学控股集团是目前全球少数的既拥有PAN基碳纤维又拥有沥青基碳纤维的生产企业之一,通过有效利用PAN基和Pitch基两种原料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碳纤维,产品涵盖了连续碳纤维,短切碳纤维以及碳纤维粉等原料以及终端制品。
此外,三菱化学擅长SMC(CF-SMC),即将碳纤维切成数厘米长之后浸于树脂中得来,经过快速加工(通常在2-5分钟)之后,通过模压工艺获得生产所需的零部件,不仅具备复杂部件的成型优势,同时兼顾轻量化和生产性效率的提高(降低成本),大大降低应用门槛。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市场主要用于飞机和风力发电叶片,特别是材料单价高的飞机用途占据了市场的过半。近年来,由于轻量化减碳作用,CFRP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兴趣,不过成本因素导致其一直并未进入主流汽车市场。
一旦价格成本大幅下降,未来发展潜力几乎不可估量。据第三方预测,2023年CFRP的市场估值预计将达到80亿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流配置(有点乐观),同时在压力容器方面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
也正是如此,世界多个碳纤维企业频频动作。比如龙头东丽,今年以来已经多次宣布扩产,并表示到2025年度将增加在美国、韩国和法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生产基地的产能,投资额预计为1000亿日元。
而在国内,企业也已经掀起扩产潮。截至2023年9月底,国内总产能增长至11.72万吨,较2019年产能翻四倍整,并且还将高速增长。新增产线主要涉及的产品是T300级别12K、24K和48K,以及T700级别12K。
其中,大丝束由于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低成本的特点,成为国内企业在民用方面的主要扩产方向。此外,碳碳热场及压力容器也是重点投向的领域。
随着国内产量稳步增长,百川盈孚数据统计,2023年1-8月国内碳纤维平均进口依赖度下降至25.75%。然而,传统主体下游需求减量、追求低价、出口订单明显减少,市场不及预期,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0.36%,价格呈现单边下降。
更多最新塑料行情、最全塑料网资讯尽在德富塑料网! (原乐从塑料网,始于2002年,是基于广东乐从德富塑料城搭建的, 华南塑化行业首选塑料原料、塑料制品、 塑料机械一站式采购平台。更新、更全的塑料行情、塑料资讯尽在德富塑料网。
(德富塑料网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于网络,资源仅供参考,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