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媒体报道,全球最大的化工集团巴斯夫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欧洲增长停滞不前,亚洲的扩张正因台海问题变得越来越充满不确定性。
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集团,为了实现增长,公司首席执行官Martin Brudermüller将希望寄托在了中国湛江。据悉,巴斯夫将耗资约 100 亿美元在中国湛江建设一座小镇规模的工厂,在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一系列高科技化工装备,按照规划该工厂仅乙烯生产能力就达到每年一百万吨,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生产基地。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
但鉴于目前的紧张局势,巴斯夫湛江工厂越来越成为一个高风险项目,对于这项投资是否还是明智之举的讨论已经在德国化工界引发争议。Union Investment 的投资组合经理Arne Rautenberg 就曾在巴斯夫周四的年度股东大会前夕发出警告:一旦打仗,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可能会全部损失。
巴斯夫对欧洲经济环境极度不满
巴斯夫老板Brudermüller对此亦是进退两难。公司在欧洲的销售额占比为40%左右,但增长缓慢。当前集团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自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由于俄乌战争导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整个欧洲的能源供给也面临空前挑战。
由于欧洲市场收入大幅下降,巴斯夫不得不宣布费用紧缩计划,计划每年在生产环节之外节省5亿欧元,就连路德维希港总厂也将受到紧缩计划影响,除了生产设施被限制之外,总厂还将裁减约700个就业岗位。
巴斯夫在年报中对欧洲当前的经济环境提出了严厉批评,目前欧洲的局势导致德国和欧洲多项改革和发展进程被迫推迟,如数字化、扩大可再生能源、投资必要基础设施等议题。集团也难以独善其身,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重大影响。在欧洲陷入困境,在中国的项目风险难以预测,巴斯夫正站在一个艰难的十字路口。
投资组合经理Rautenberg严厉批评了巴斯夫的股价走势。他在周四巴斯夫年度股东大会上说, 巴斯夫曾经一直都是资本市场的成功案例,但现在变了。过去十年全球化工行业实现了151%的增长,Dax股票指数同期上涨了107%,而巴斯夫过去10年间累计总回报率却仅为13%。
针对巴斯夫在俄罗斯的巨额亏损最终只能通过其在石油和天然气集团 Wintershall Dea的股份来抵消的问题,Rautenberg警告,在中国的扩张建设缺乏风险意识,巴斯夫股东不希望再次经历类似这样的全面业务损失的打击,他指责Brudermüller盲目坚持中国战略,而该战略已经被资本市场视为高风险战略。
Brudermüller为何被称不顾一切坚持中国战略?
Brudermüller早在今年2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曾发表声明,承认如果台海危机升级可能导致在中国的业务完全损失。
此外投票反对在中国扩张的董事会成员 Saori Dubourg 于 2 月从巴斯夫辞职。巴斯夫官方声称, Dubourg 将“以最好的条件”离开该集团。 但她的合同将持续到2025年。
观察人士认为,Brudermüller的中国路线可能还会引发更多的内部冲突。
对巴斯夫中国战略的疑虑
德国证券保护协会(DSW)主席Ulrich Hocker也看到了Brudermüller中国路线的风险,但他也强调损失至少是可控的,巴斯夫拥有600亿欧元的资本,在中国可能的全部损失只是100亿。
基金公司Deka Investment的分析师Cornelia Zimmermann指出了在中国建厂的优势:对于巴斯夫来说,很难有其他市场能够超越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同时对巴斯夫的投资模式提出批评,他认为:湛江一体化工厂基地的模式使得巴斯夫很难对中国不断变化的局势做出快速反应。他强调,在中国的扩建计划绝不应只归结为Brudermüller一人的决策,巴斯夫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就一直在中国进行相应的场地规划。鉴于当前的紧张局势,Zimmermann建议巴斯夫应在更广泛的地域范围内进行项目论证,比如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或印度。
投资组合经理Rautenberg也怀疑湛江一体化工厂基地的投资是否仍然是符合局势变化的最优选择。他质疑巴斯夫这个巨轮对于变化的反应是否太过迟钝,以至于无法快速应对随时出现的外部风险。
对于这些疑虑,Brudermüller将在股东大会上给出自己的回应。
更多最新塑料行情、最全塑料网资讯尽在德富塑料网! (原乐从塑料网,始于2002年,是基于广东乐从德富塑料城搭建的, 华南塑化行业首选塑料原料、塑料制品、 塑料机械一站式采购平台。更新、更全的塑料行情、塑料资讯尽在德富塑料网。
(德富塑料网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于网络,资源仅供参考,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