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富塑料网讯:
一、模具硅胶介绍
模具硅胶是由A、B两组份组合而成的有机硅双组份液体硅胶化合物,其中A组份是硅胶,B组份是固化剂,A、B两组份发生化学反应后可形成有韧性、弹性的胶体模型,适用于硅胶模具的制作。
二、模具硅胶特性
①模具硅橡胶具有好的操作性能。
②硅胶的流动性更好,粘度低容易操作。
③硅橡胶的缩水率越小越好。
④硅橡胶的拉力要好。
⑤做出来的硅胶模具不能变形。
⑥硅橡胶硬度要适合产品使用。
⑦耐高温,翻模次数多,使用寿命越长越好,耐酸碱耐老化。
如何选择:
根据操作方式,若是灌注模(包模)可选用硬度为20度或40度的硅胶,具体来讲是:
20度硬度硅胶特点:做小件工艺品,粘度小,流动性好,好操作,易排泡,拉力撕裂强度好,易灌注。
40度硬度硅胶特点:做大件产品,粘度小,流动性好,好操作,易排泡,拉力撕裂强度好,易灌注。
如何鉴定:
有些模具胶为了增加胶的流动性面加了很多硅油,导致期拉力变差,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法辨别胶的好坏:
1.流动性辨别:把液体模具胶弄起来让胶流下去,流的越快说明胶的流动性越好。
2.拉力辨别:把液体模具胶弄起来让胶流下去,当流的剩一条丝一样时,越不容易断说明拉力越好。
三、模具硅胶用途
模具硅胶分为加成型和缩合型两种,硫化时间和操作时间均可按需要调整。加成型模具胶透明度好,容易深层固化,收缩率小,主要用于精密模具和精密复制品的生产;缩合型模具胶流动性好,脱模性佳,抗撕强度高,翻模次数多,特别适用于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石膏和石蜡等为材料的工艺品制造。
四、模具硅胶开模技术
硅胶开模形式的选择和模线的选择非常重要,一是为了取模方便,二是模线应选在不影响产品的整体效果,三是不影响产品质量,比如水景系列产品的模线位置太高,封模线时要的料多,产品开裂就容易出现;四是减少下流程操作工序,比如开一半模。目前常见的模具硅胶开模具方式有包模、刷模(分片模、立体模、平面模)和灌注模三种方式。
1、包模(灌注模):适用于比较光滑或简单的产品,用胶板或玻璃板围起来,取一定的硅胶与固化剂进行拌搅均匀,将抽过真空的硅胶直接倒入产品上面,待硅胶干燥成型后,取出产品模具就成型了。
经验提醒:包模一般采用硬度比较软的硅胶来做模,这样脱模比较容易,不会损坏硅胶模具里面的产品。
2、刷模(分片模、立体模、平面模):一般刷三层式根据模具要求多层,第一层刷在模种上抽真空,刷到位。第二层贴纱布,第三层再涂上硅胶,这样固化成型。先把要复制的产品或模型涂刷上一层脱模剂,或隔制剂,然后把取一定的量硅胶和固化剂(最好用电子称来称量),拌搅均匀,进行抽空,抽空时间不要太长.硅胶涂刷在产品上面(注:一定要涂抹均匀)等待30分钟后,胶体会发生胶联反应,这样再均匀刷第二层硅胶,这时将表面粘贴一层纱布或玻璃纤纬布来增加强度,然后再涂刷第三层硅胶等硅胶干燥后,再做外模,外模可以使用石膏或树脂等材料。经验提醒:涂刷一层硅胶以后,最好是等硅胶交联时再涂刷一层硅胶,而不是立即粘贴纱布或是玻纤布,原因是:一般涂刷的比较薄,特别是玻纤布比较硬,容易使模具里层比光滑,从而影响复制产品的效果。
3、外模:一般采用的方法和材料是将模具四周,用胶板或木板围起来,一采用石膏将模柜灌满就可以了,另一种采用树脂涂刷的方式,涂刷一层树脂就粘贴一层玻纤布,在涂刷粘贴,反复两三层就可以了。
经验提醒:做片模一定要做外模,因为片模做的模具比较容,易变形,做个外模防止模具变形。
五、硅胶模具制作方法
1、将母模洗净晾干,作光滑处理(可打一层脱模蜡或涂刷一遍脱模剂)。
2、将液体模具硅橡胶(硅胶)盛如塑胶盆备用;用量视模具大小而定。
3、将硬化剂按重量比(一般是1-5%)称量后加入容器中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因为硬化剂受本身性能及温度影响,所以建议使用与硅胶配套的硬化剂);
4、模具硅橡胶(硅胶)与硬化剂混合后,室温下即进行反应,并释放低分子醇,为使醇分子脱离胶体,需在负压下排泡1-3分钟。
5、多层涂刷片模,应遵循内、中、外同时固化为宜。固化剂用量相对少时,反应时间加长,反应充分,胶体就好,因此固化剂用量最好是内少外多。涂刷时待第一层(内层)干后再刷第二层。操作时间30-50分钟,拆模时间10-15小时。养护时间24小时。注意涂刷第一、二层后最好加如模具用纱布,这样可大大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但是切不可用玻璃纤维布,否则容易造成分层而使整个模具报废)。
6、立体灌注模,一般以10-15小时固化为好。
7、软模具制作完成后还要制作石膏或者玻璃钢外套来支撑硅胶软模。
注意事项:
a、固化剂加量应视温度而定,气温高则减少。固化剂使用过量,模具会变硬变脆;固化剂使用过少,操作时间会延长。
b、为防止模具硅胶物性变化,建议不加硅油。
c、为了您的模具能达到最佳使用效果,请把模具存放至少24小时后使用。
d、硬模也可用树脂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