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富塑料网讯: 1.螺杆作用与分类
螺杆是塑化部件中的关键部件,和塑料直接接触,塑料通过螺槽的有效长度,经过很长的热历程,要经过三态(玻璃态、粘弹态、粘流态)的转变,螺杆各功能段的长度,几何形状,几何参数将直接影响塑料的输送效率和塑化质量,将最终影响注塑成型周期和制品质量。
注塑螺杆按其对塑料的适应性,可分通用螺杆和特殊螺杆。通用螺杆又称常规螺杆可加工大部分具有低、中粘度的热塑性塑料,结晶型和非结晶型的民用塑料和工程塑料,是螺杆最基本的形式。
与其相应的还有特殊螺杆,是用来加工用普通螺杆难以加工加工的塑料,例如热固性塑料、聚氯乙烯、高粘度的PMMA的螺杆,按螺杆结构及其几何形状的特征,可分为常规螺杆和新型螺杆。
常规螺杆又称三段式螺杆,是螺杆的基本形式。新型螺杆形式很多,主要有分离型螺杆、分流型螺杆、波状螺杆、横纹螺杆、无计量段螺杆、两段式排氯螺杆、强混炼型螺杆等等。
(1)概述
普通注射螺杆螺纹有效长度通常分成加料段(输送段)、压缩段(塑化段)、均化段(计量段)。
根据塑料性质不同,可分为渐变型螺杆、突变型螺杆、通用型螺杆。
①渐变型螺杆:压缩段较长,塑化时能量转换缓和,多用于聚氯乙烯等,软化温度较宽的、高粘度的非结晶型塑料。
②突变型螺杆:压缩段较短,塑化时能量转换较剧烈,多用于聚烯烃、聚酰胺类的结晶型塑料。
③通用型螺杆:适应性比较强的通用型螺杆,可适应多种塑料的加工,避免更换螺杆频繁,有利提高生产效率。
通用型螺杆的压缩段长度介于渐变螺杆和突变螺杆之间。但通用型螺杆也绝非是“万能”螺杆,对某些有特殊注塑工艺要求的塑料,需要配备特殊螺杆。
(2)普通螺杆参数
①螺杆长径比(L/DS)、分段
螺杆长径比大,可以实现低温、均质、稳定的塑化,螺杆长径比一般取18~22。
普通螺杆各段长度如下所列:
螺杆类型 加料段(L1) 压缩段(L2) 均化段(L3)
渐变型 25~30% 50% 15~20%
突变型 65~70% 15~5% 20~25%
通用型 45~50% 20~30% 20~30%
②压缩比(ε)
注射螺杆压缩比是指计量段螺槽深度(h1)与均化段螺槽深度(h3)之比。压缩比大,会增强剪切效果,但会减弱塑化能力,相对于挤出螺杆,压缩比应取用得小些为好,以有利于提高的塑化能力和增加对物料的适应性。
对于结晶型塑料,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酰胺、以及复合塑料,一般取2.6~3.0;对高粘度的塑料,如硬聚氯乙烯、丁二烯与ABS共混,高冲击聚苯乙烯、AS、聚甲醛、聚碳酸脂、有机玻璃、聚苯醚等,约为1.8~2.3,通用型螺杆可取23~2.6,在均化段螺槽深度和螺杆压缩比确定后,对于单头等距变深螺杆,可由式计算出加料段的螺槽深度。若h1/h3=2,实际压缩比为1.86。通常所说的压缩比,大于实际压缩比。
(3)螺杆材料与热处理
目前,国内常用的材料38CrMoAl,或者日本进口SACM645。国内螺杆的热处理,一般采取镀铬工艺,镀铬之前高频淬火或氮化,然后镀铬,厚度0.03mm~0.05mm。此种螺杆适于阻燃性塑料,透明PC、PMMA。但镀铬层容易脱落,防腐蚀性能差,所以多采用不锈钢材料。
4.特殊螺杆
“特殊螺杆”主要是与常规螺杆比较而言。目前常见的特殊螺杆中是分离型螺杆,如图4-10所示,和变流道螺杆,如图4-11所示。
5.螺杆塑化元件
为了提高螺杆的塑化质量,组分的分散和混分子量的分布与熔体的均化效果,常在螺杆的适当位置塑化加元件。按其功能主要混合元件和剪切元件。前者以分散混合为主,后者以分子量的分布和均化为主。混合元件多为分流型通过各种形式的凸块对料流形成阻力,进行反复地分流和切割,达到组分分散和混合效果。
6.螺杆头
注塑螺杆和挤出螺杆之间重要区别,在于前者装有各种特殊结构形式的螺杆头,这是由螺杆工作特性所决定的。在注射螺杆中螺杆头的作用是预塑时,能将塑化好的熔体放流到储料室中,而在高压注射时,又能有效地封闭螺杆头前部的熔体,防止倒流。